法律知识

环球热推荐: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是什么?行政诉讼诉讼时效是多久?

更新:2023-06-12 08:31:54
问题相似,细节或证据不同,立即获取针对解答 提问

一、

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的法律规定包括:

1.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2.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4.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二、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是多久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是,如果直接提起行政诉讼是六个月;复议后再提起行政诉讼,自收到复议决定书或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什么条件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的条件:

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

2.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法律法规规定起诉前应当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具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应当先向复议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机关不服时,才可提起诉讼原告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行政争议,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法定程序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

在实际法律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律师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立即在线咨询 >

相关知识推荐
最新咨询
最新解答
浏览更多问题不如直接提问,99%用户的选择
一分钟提问 三分钟响应
立即获取专业解答
在线问律师
最新知识

当前11,029位律师在线

平均3分钟律师解答

立即问律师